2025年6月24日,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在宝山区丰翔路1299号举办了主题为“典型房屋坍塌事故对房屋质量检测鉴定的启示”的技术交流会,来自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等十多家房屋检测公示单位的近百名核心骨干齐聚一堂,围绕近年来本市多起房屋坍塌事故展开深度剖析与经验共享。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6位行业资深专家进行技术分享,其中郑士举分享了“长宁区昭化路房屋倒塌事故调查分析”,揭示违规改造、擅自加层对建筑结构的致命影响;陈小杰分享了“浦东新区三林路430弄房屋局部坍塌原因分析”,警示建筑材料老化与施工缺陷叠加的隐患;谢永健分享了“江浦路627号建筑顶部局部坍塌事故调查”,创新性提出建筑荷载异常的3大预判指标;李占鸿分享了“宝山区友谊路50号局部倒塌应急检测”,首次公开坍塌事故30分钟应急响应的标准流程;陈海滨分享的“结构安全性鉴定与危险鉴定的哲学思考”引发热议;蒋利学分享的“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快速评估方法初探”,更为风险筛查提供了新路径。
会上也总结了房屋坍塌事故的三个共性特征:(1)先天不足,老旧建筑存在结构体系混乱、设计标准滞后等历史问题;(2)后天失调,78%的坍塌事故涉及私拆承重墙、违规加建等行为;(3)监测缺位,混合结构房屋缺乏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机制。对此,上级管理部门将推行预防-诊断-治疗全链条管理模式,要求检测机构建立双预警机制——即在传统安全鉴定的基础上,增加结构体系稳定性预警与拆改风险预评估。
通过本次交流,大家对房屋安全问题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尤其对于自身结构体系差,后期存在不规范拆改行为的房屋,现场检测时,一定要识别房屋的危险状态,及时警示委托方及相关部门,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Copyright © 2016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657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