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力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全部
  • 谢雄耀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站长,授权签字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无损检测、风险与防灾等方面的研究与重大项目的咨询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地方课题7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等20余项科技奖励。

  • 张伟平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技术负责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村镇防灾专业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维护加固与房地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工程施工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房屋检测技术委员会委员。主编上海市规范2部,参编国家标准、协会标准、行业标准6部。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先后入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突出贡献个人、上海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行业领军人才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 蒋欢军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技术负责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建筑结构抗震防灾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村镇防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层建筑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性能化抗震设计专家工作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和《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入选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 陈世鸣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20)。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建交委科技委委员(兼)、上海建设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兼),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兼)。主要研究领域: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结构抗震,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SCI收录近60多篇。从事并完成各类型(住宅、商用、学校、工业建筑)房屋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数百项。

  • 陈涛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21231060500382),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结构性能分析、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海上风电基础等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众多创新性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个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其中钢结构疲劳研究成果被纳入新一代欧洲钢结构规范Eurocode 3,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贡献与国际认可。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重点研发课题,同时积极参与了863计划、重点研发项目、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探索系列等科研项目。曾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发表200余篇科研论文。

  • 胡克旭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507306300055),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保护方法与抗火性能研究,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新材料与新方法研究等。主持或参与了多本技术规范、标准的编写,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项目,并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

  • 韩兵康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27 ,310507306300086),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施工与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师、研究生导师,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全国高校建筑施工学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与房屋渗漏修缮技术,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古桥保护与修复技术,建设工程健康监测与事故分析处理技术,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与灾后快速修复技术等。

  • 罗烈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811306500091,3107083063000261)。<br>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耸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高耸构筑物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br>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钢结构、高耸结构、木结构抗风及抗震性能、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技术等。参编多部教材及专著,参编国家标准《高耸结构设计标准》、《高耸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和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钢塔桅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完成数十项工程检测鉴定工作。

  • 卢文胜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191231060500345),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总支书记,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震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结构试验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筑结构抗震、非结构构件性能评估、建筑物移位关键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项目等多项,参与了多本技术规范、标准的编撰,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 楼国彪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21231060500354),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抗火试验室主任,兼任英国威灵顿火灾实验室Warrington Fire首席特邀钢结构抗火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火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消防协会建筑防火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工程结构诊断和加固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抗火、钢结构、组合结构、结构检测与试验技术,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服务与咨询项目、以及房屋质量检测与工程抗震鉴定项目,参与多部规范、标准和规程的编制,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柳献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与维护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主持或参与了多本技术规范、标准的编写,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项目,并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近年来完成近30个城市地铁隧道或地下结构安全检测、鉴定及加固咨询工作。

  • 李凌志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3123106050040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副教授,院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和2006年于同济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3年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香港AECOM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灾后评定及加固技术,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开发与应用。曾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参编规范1本,出版专著1部,在国际知名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EI论文20余篇。在新建建筑结构设计、既有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等领域,已完成社会服务项目100多项。

  • 李培振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191231060500300),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房屋质量检测、抗震鉴定,房屋改造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咨询,大型复杂结构静、动力计算分析、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研究,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入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2003年开始从事房屋质量检测与工程抗震鉴定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近三年作为主要人员承担或参与了百余项检测鉴定项目。

  • 李检保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507306300054),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副站长、同济大学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新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首批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首批装配式住宅咨询评审专家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建筑工业化,房屋改造加固设计、咨询,建筑、结构设计咨询及优化,大型复杂建筑抗震分析等。参与多本规程和图集的编制,在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及加固领域有21年的从业经历,作为主要人员承担或参与了不同规模的数百项房屋质量检测、鉴定项目。

  • 李杰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708306300259),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纤维增强塑料管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装配整体式基础受力性能研究,移动箱体建筑装配式钢箱结构受力性能,部分组合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等。参与多本教材的编写,发表论文20多篇,完成多个项目的检测工作。

  • 李翔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811306500090),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同济大学基建处副处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砌体结构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历史建筑的鉴定与加固。参加编制多部规范与技术规程,科研成果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3项职务发明专利。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3篇,作为主要人员近3年承担或参与了几十项检测鉴定项目,2008年亲赴四川灾区进行了60多幢震损房屋检测。

  • 鲁亮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507306300059,310811306500088),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所结构试验中心主任,上海同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结构检测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房屋质量检测、抗震鉴定,房屋改造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咨询,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结构构件检测试验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0余篇。

  • 罗永峰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50736300080),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钢结构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室主任、学术带头人,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质量安全检测鉴定委员会副理事长及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空间结构》、《钢结构进展与市场》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跨度及空间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大跨度及空间钢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抗震设计方法,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力学计算理论与施工技术,结构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既有钢结构系统的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方法,既有钢结构系统的健康监测方法等。

  • 陆洲导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19,310507306300053),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粘钢和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鉴定与加固方法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方法研究,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技术研究,保护性建筑房屋质量检测与鉴定方法研究,房屋结构抗震鉴定及抗震加固方法研究,房屋结构改造中的托换技术研究,工程结构疑难杂症等的技术咨询。

  • 木林隆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下工程(基坑工程和隧道)开挖安全智能控制、复杂条件下桩基承载性能。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岩土力学与工程专委会委员。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 彭天波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授权签字人,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桥梁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多功能振动台试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桥梁减隔震设计和减隔震装置开发研究、沉井-土相互作用研究、结构抗震试验方法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象山港大桥、嘉绍通道杭州湾大桥、新泰青龙路大桥等10多项工程项目的抗震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著1部,参编规范4部。研究成果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4),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4)。

  • 屈文俊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23,310507306300066),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建筑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及其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延续结构寿命方法。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多次获建设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主编或参编了多部教材和规范。

  • 宋晓滨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191231060500303),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结构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木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木竹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传统和现代多高层木结构弹塑性损伤和抗震分析及减隔震技术、混凝土施工期抗裂性能和基于新型纳米材料性能提升和材料损伤识别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各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 沈之容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21231060500374),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高耸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高耸构筑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幕墙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南通市科技局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钢结构、高耸结构抗风性能,既有钢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等。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近3年完成数十项各类检测鉴定项目。

  • 施卫星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507306300067,310811306500089),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结构抗震研究室主任,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委员会二分委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抗震、基础隔震、结构减震等。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参与了国家和地方多项规范和标准的制订,编写著作5本,发表论文150多篇,获得各类专利53项,完成工程检测项目数十项。

  • 吴善能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26,310507306300085),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副站长,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房屋改造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咨询,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参与十多部规范、标准和规程的编制,在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及加固领域有27年的从业经历,近三年作为主要人员承担或参与了近百项检测鉴定项目。

  • 王明忠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70,310507306300076) ,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同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上海市建设工程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综合性工程咨询,全过程建设项目管理,钢结构、复杂结构的改造设计,结构检测与加固等,多项咨询成果获行业壹等奖,并参与多部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从事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及加固领域30多年,近年来完成工程咨询和检测鉴定项目数十项。

  • 熊海贝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50730630006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理论研究、复杂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程结构监测与检测、鉴定与改造加固的研究工作,以及轻型木结构、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胶合木结构、传统木结构、高层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等试验和理论研究,负责完成多项高层建筑设计优化、复杂结构分析、大跨屋盖结构设计优化,以及传统木结构、现代木结构和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木-钢结构混合设计等项目。

  • 叶观宝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授权签字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基处理、原位测试技术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承担863计划项目1项,承担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专项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至今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编著20余本,主编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1部,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和地方标准2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承担多项重大科技咨询项目,完成几百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隧道和基坑等岩土工程的检测与监测。

  • 余琼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19123106050031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结构工程师》杂志主要负责人,上海市土木学会会员,《湖南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人。主要从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预制装配式结构钢筋接头力学性能、钢连梁埋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性能,钢连梁与剪力墙半刚性节点性能,底部框架结构爆破荷载及火灾作用下的结构抗倒塌性能、工程结构受灾鉴定、检测与结构修复加固技术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拥有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的四项专利,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主持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多项,在房屋质量检测、鉴定及加固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历,作为主要人员承担数百项房屋质量检测、抗震鉴定项目。

  • 余江滔

    余江滔,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21231060500370),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结构抗火研究室主任,中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理事、中国结构抗火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结构诊断与加固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新材料新型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或省部级项目20余项,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获批十余项发明专利;发表百余篇科技论文;主编或参编行业及地方标准多项。

  • 赵鸣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71,310507306300082),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高层抗震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市政工程抗震专项评审专家,上海市创造学会土木与环境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抗震、结构健康监测和结构安全评估技术。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获国家专利十项,并完成三百余项房屋质量检测与评估工作。

  • 张盛东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708306300255,310811306500092),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主编或参编了木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成检测鉴定项目十多项。

  • 张振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建建筑与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会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加筋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地基处理理论与测试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理论与技术、路基土动力响应与处治技术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 周德源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0608306500024,310507306300069),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监事、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研究、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砌体结构非线性分析、大型复杂结构静、动力计算分析、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研究;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次获国家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周志光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2123106050038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体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房屋改造加固设计、咨询,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大型复杂建筑抗震分析,工程结构及设备的抗震及减隔震研究。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开发机构(JAE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过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课题。曾获2005年度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度日本GCOE项目奖励研究。

  • 朱鹏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23123106050041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多因素耦合下结构性能劣化分析、既有结构性能提升、建筑工业化等。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任两本国外SCI期刊编委,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分会理事、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预制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在既有结构检测鉴定、修复、加固、改造等领域有近20年工作经历,完成数百项服务项目。

  • 宗刚

    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项目负责人(证书编号:31109100603000401),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讲师。从事各类房屋质量检测、抗震鉴定、建筑振动测试工作10年,完成各类型相关项目100余项。

联系我们 more+

 电话:021-5580 7395

 传真:021-5580 7395

 邮箱:tjfjz@tongji.edu.cn

 地址:国康路98号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东楼1楼

 

Copyright © 2016 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6575号-5